防艾指南(一)|科学解读艾滋病,传递爱与希望
2024-08-27
  艾滋病,这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因其高危害性和高病死率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尽管当前医学界在艾滋病的研究与治疗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未出现完全预防感染的疫苗,也没有能彻底治愈的药物。
  防艾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艾滋病的传播不分国界、种族、性别和年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因此,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控制艾滋病传播、保护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最关键手段。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袭所致的一种高危害性传染病。HIV病毒主要瞄准并摧毁人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这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防线,进而削弱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艾滋病症状演变?
  急性感染初期:
  通常在感染初期,患者可能在2至4周内经历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等,但这些症状通常短暂且非特异性,随后进入潜伏期。
  潜伏期(无症状期):
  此阶段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但HIV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悄无声息地破坏免疫系统,潜伏期可长达6-8年。
  发病期:
  随着免疫系统崩溃,患者进入艾滋病期,面临多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和恶性肿瘤的威胁,这些症状往往是致命的。
 

  传播途径解析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包括直接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如未经严格筛查的血液制品输注,可能导致病毒直接进入受血者体内。此外,静脉药瘾者若共用受HIV污染的、未经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也会大大增加感染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通过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牙刷、剃刀等),在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也存在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罕见。关键在于,HIV病毒不能穿透完整的皮肤屏障进行传播。
  性传播:
  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最为普遍的传播途径。在性行为中,特别是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如不使用安全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可以轻易进入对方体内,从而引发感染。肛门性交和阴道性交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口交或其他形式的性接触虽然风险较小,也不能完全排除传播的可能性。因此,保持性健康,采取安全的性行为措施,对于预防艾滋病至关重要。
  母婴传播:
  又称围产期传播,是艾滋病病毒在母亲与胎儿或婴儿之间的一种垂直传播方式。母亲体内的HIV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在孕期传播给胎儿,或在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甚至可能通过哺乳时的乳汁传播给婴儿。因此,对于感染HIV的孕妇,采取适当的医疗干预措施,如抗病毒治疗、避免母乳喂养等,是减少母婴传播风险的关键。
  其他途径:
  接受来自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使用被HIV污染的医疗器械进行人工授精等操作,都可能使受者感染病毒。此外,若不慎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的皮肤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等体液,也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个人防护意识,对于预防艾滋病病毒的医源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日常社交接触:
  如握手、拥抱、礼貌性的亲吻脸颊、同桌共餐、共享洗浴设施、共用通讯设备以及共用卫生间马桶等日常互动,均不构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这些行为中,病毒无法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完好表面进入体内,因此是安全的。
  昆虫媒介的无效传播:
  艾滋病病毒在自然界中,尤其是通过蚊虫等吸血昆虫叮咬的方式,并不能有效传播。这是因为该病毒在昆虫体内既无法存活也无法复制增殖,且昆虫在叮咬人类时释放的唾液中含有的病毒量极低,远远达不到感染所需的阈值。
  唾液接触:
  虽然艾滋病病毒可以在唾液中存在,但这些病毒的数量极低,几乎不具备传染性。因此,一般的接吻(除非伴随有血液的直接交流,比如因牙龈出血而混入的血液)并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青春是美好的,但也需要我们细心呵护。学会自我保护,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
技能+升学培养 毕业双通道
潮流美业 时尚技能 上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