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校园|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小事,共筑孩子心理健康防线
2024-10-10
  2024年10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旨在提升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小欧老师今天特别邀请您一同关注,作为老师或家长,有哪些日常中看似微小却能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小事?
 
  一、交流与倾听:心灵的桥梁
  在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中,孩子们常常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交流是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家长和老师应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鼓励孩子多与身边信赖的人分享心事,及时倾诉自己的烦恼和负面情绪。当我们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情绪时,不仅能帮助他们释放内心的重压,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
 
  二、运动健心:释放活力的舞台
  适量的运动是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的良方。我们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如跳绳、跑步、球类等有氧运动,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向户外,还能在运动中收获友谊和团队协作的满足感。运动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兴趣爱好:心灵的避风港
  培养兴趣爱好是孩子们探索自我、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画画、音乐、阅读、旅行亦或其他,每一种兴趣爱好都能成为孩子心灵的避风港。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找到乐趣,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为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科学引导:认识与理解
  在孩子的日常成长旅程中,家长应当主动放下手机,投入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拒绝说教和敷衍,用深入交流来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例如,教授孩子蝴蝶拍等自我安抚技巧,通过双侧刺激促进大脑认知和情绪的改善;引导孩子学习调节呼吸的方法,通过深呼吸平复不良情绪;同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也要让孩子了解精神疾病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一种可以防治的疾病,出现心理问题时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五、共建共治共享:营造和谐环境
  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我校也会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家庭则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在孩子受挫时及时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和可及性。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从日常小事做起,通过交流、运动、兴趣爱好培养以及科学引导等多种方式,共同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理健康防线。所有的小事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技能+升学培养 毕业双通道
潮流美业 时尚技能 上好大学